- A+
他将赫赫功勋■■■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警徽之上■■■记在享受平安生活的百姓心中。
“小时候■■■我经历过伪满洲国时期的黑暗统治。
后来入了党并做了一名人民警察■■■我的工作是直接为被害人服务■■■和旧社会的警察不一样■■■我觉得很有意义。
”拳拳报国心衣柜深处■■■静静地挂着一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橄榄绿警服■■■警服胸口处别着一枚年代久远的纪念章■■■上面赫然写着“抗美援朝纪念”字样。
尽管纪念章的光泽已然暗淡■■■珐琅镶边也不再华丽■■■但仍能令人感知它的珍贵■■■仿佛触摸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——1951年■■■吉林梅河口■■■一个朝鲜族青年“雄赳赳❤气昂昂”地报名参军。
因为工作需要■■■他被分配做了一名朝鲜语翻译员。
“我想上战场■■■不想当文书”17岁的崔道植不服气■■■找指导员理论。
“当翻译也是为抗美援朝做贡献■■■也很光荣”指导员严肃地说■■■“从参军这天起■■■你要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”因为战场形势需要■■■崔道植最终也没能获得到朝鲜战场的机会。
对此■■■他无条件地服从:前后方都是为国家做贡献“我的一生■■■都是听从党的安排。
”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■■■这位耄耋老人平静地讲述着他并不平凡的人生。
“我是一个旧社会里贫苦农民家的孩子■■■童年忍饥挨饿❤生活没有尊严。
新中国成立■■■人民得到解放■■■对我来说就是重生■■■我的生命❤我的知识■■■都是党给我的■■■我要报答党恩。
”“报答党恩”——是崔道植在采访中重复最多的话。
1949年■■■15岁的崔道植成为一名儿童团团长■■■手握红缨枪■■■英姿飒爽。
那时起■■■他立下志向:今后要参军■■■一定要参加共产党的军队;要入党■■■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这份信仰■■■擎起70年奋斗的力量。
崔道植在讲解牙痕检验课程(资料照片)。
新华社发1955年■■■崔道植所在部队集体转业■■■他开始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结缘。
后来■■■组织上又安排他去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(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)学习。
崔道植成为新中国首批痕检专业的学生。
“一进学校■■■我就对这个专业特别感兴趣■■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■■■晚上还跑到食堂❤厨房四处‘借’光看书。
”提起痕迹检验■■■崔道植的眼睛立刻发光■■■那种幸福感是从心底里迸发的■■■“当时我就想■■■组织上这么培养我■■■我一定要把它学好■■■回到工作中报答党和国家。
”“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■■■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■■■我都是热爱的■■■因为这是人民给我的……”青年崔道植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对党的无限感激■■■也写下了一名年轻党员的“初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