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如果非京籍家长可以依靠努力取得“四证”■■■让孩子有学上。
那么■■■非京籍家长为何还很焦虑?那是因为第二个难点——择校难■■■非京籍孩子上好的公办学校难。
择校难: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不均衡“上一个好的公办学校”是京籍和非京籍家长共同的诉求■■■而在这场优质资源抢夺战中■■■非京籍家长往往处于劣势。
徐江华经历了两次优质资源争夺战■■■第一次以大宝上民办学校告终■■■第二次让小宝挤上了比较好的小学。
她回忆■■■大宝是在2013年幼升小■■■在将入学材料都准备好后■■■等待教委随机派位。
当时对口学校是海淀师大实验二小■■■二小有四个校区■■■其中三个办学条件都还可以■■■只有一个校区比较差。
“很害怕他给你分那个不好的学校■■■因为你是非京籍租房孩子。
”可正如徐江华担心的■■■大宝最终还是被分到了比较差的校区。
经历了一番挣扎■■■徐江华和丈夫决定■■■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■■■时年的学费是每年4万元。
2014年6月16日■■■北京市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■■■非京籍家长从早晨5点来排队等待审核入学。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转眼到了2018年小宝幼升小■■■正如上文中提到的■■■徐江华从海淀区搬到了昌平区■■■升级为有房产的非京籍家长。
同时她又办下来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■■■再次升级为有房产的❤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非京籍家长■■■俗称“七类人”。
按照北京市要求■■■“七类人”可以按照京籍对待■■■但在小宝幼升小时■■■她还是遇到了难题。
“我们小区对口北师大昌平附小■■■学校竞争非常激烈。
我当时拿了房产证❤工作居住证去提交的■■■又去了几趟教委■■■到最后才特别勉强的上去了。
”说起去年的升学情况■■■徐江华仍然有些后怕。
她介绍■■■由于学校的招生名额只有300多个■■■但片区内有房产的京籍就已经够这个数字了。
按照序位入学■■■他们自然会被排到后面。
“我们几十个有工作居住证的家长一起去了教委■■■大家觉得我们是按京籍对待的■■■凭什么我们不能上。
教委压力很大■■■最后就增加了一个班。
” 徐江华介绍■■■那些即使买了房子■■■但是没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家长■■■还是被划到了其他学校。
“到最后的环节■■■那些正常的学生都拿到了短信入学通知■■■我们这些没拿到。
但是当天早上教委通知我们说■■■你们这些学生都解决了■■■我保证你们全部上北师大(昌平附小)■■■你们就踏踏实实等正式通知。
”徐江华回忆■■■即使到那个时候■■■很多家长仍然特别不淡定■■■一定要去市教委沟通。
“我当时就觉得■■■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■■■真的是很疯狂■■■特别焦虑。
”“如果家长不择校■■■就按照正常的程序走■■■肯定有学上。
但是你想择校■■■问题就会变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