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2016年8月■■■Uber因战略原因决定退出中国■■■宣布与迪迪合并■■■Uber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■■■以换取该公司17.7%的股权。
自其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后■■■继Uber继续从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市场退出■■■主要是因为公司可以专注于其核心市场。
对俄罗斯的扩张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。
在俄罗斯■■■Uber面临着由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Yandex经营的已经存在且利润丰厚的竞争对手。
截至2017年7月■■■Uber退出俄罗斯■■■将其业务与Yandex合并。
当时■■■Yandex.Taxi拥有超过超过Uber 2倍的移动APP和预订个人进驻。
而Uber推出后■■■其他的公司就很可能会快速接下这块市场。
同样■■■Uber在东南亚的扩展也受到了Grab很大的冲击■■■后者筹得了丰厚的20亿美元资金■■■并且花大钱放在拉拢客户和司机上面。
最终■■■Uber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只好作罢。
这些事实证明■■■Uber出海征服全球的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。
为了减少过度竞争造成的伤害■■■应该适当示弱退出一些市场了。
投资者们普遍同意这样一个观点。
离开东南亚后■■■Uber首次扭亏为盈——在2018年第一季度达到了25亿美元——这对于即将上市的它来说■■■绝对不是为一个用来投资者的好理由。
Uber的成本仍然高于大多数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。
背后问题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盲目扩张——实际上■■■这些也是因为Uber扩展到的每个地区都不同——他们有不同的规定❤不同的技术需求■■■以及不同的文化环境。
这些差异为Uber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生畏的日常挑战。
Uber的营收中心从2012-2017年第3季度■■■优步每季度的净收入从140万美元上升至30亿美元。
基于监管的成本虽然优步不拥有汽车或雇用司机(作为员工)■■■但它仍然必须做更多的基础工作■■■以扩展到一个新的城市■■■而不是普通的科技创业公司。
一旦这样做■■■它必须经常与具有更严格的劳动法或运输法规的政府打交道(特别是在美国以外)。
法规和法律问题一直是Uber全球扩张的一大门槛。
Uber早前在旧金山和华盛顿特区市场逃脱了监管■■■主要是通过吸引其快速增长和热情的用户群。
它的主要护城河是用户的兴趣与忠实度■■■那些关掉Uber服务的机构和政府都可能会面临底层用户的迈远。
但Uber还没有这么大的福分。
在德国■■■Uber被迫让每位车手获得商业驾驶执照■■■并计划为每位车手支付100-200欧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