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戴钦和她的团队没有料想到的是■■■原本只想做一个文学创作平台的豆瓣却收到了来自影视市场的追捧。
2016年豆瓣阅读第一次设立职业女性这个类型小说组别■■■还没有评奖■■■就已经卖了将近一千万的改编权出去。
而去年大火的《我的前半生》❤《欢乐颂2》也正是类型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。
“证明影视行业也觉得这个内容有价值■■■而且很稀缺。
”艾瑞咨询在《2017年中国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中》指出:现实类题材网文IP改编电影潜力大■■■在中国电影市场■■■大量的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被改编成电影■■■其中青春校园类题材电影受年轻人青睐。
而在电视剧市场■■■相较于古装玄幻剧■■■现实类题材剧集所反映的都市生活的困惑❤不同观念的碰撞■■■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讨论■■■其中更是出现大量的行业剧■■■如:《我的前半生》(咨询)❤《放弃我抓紧我》(设计)❤《因为遇见你》(刺绣)等。
豆瓣很早就有内容影视化的先例——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《失恋33天》最早来自鲍鲸鲸2009年开始在豆瓣上发布的失恋日记■■■以《失恋33天:小说■■■或是求生指南》为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■■■后被导演滕华涛买了电影版权。
2015年7月■■■梁柯的《第十三天》也被工夫影业看上了。
工夫买走了它的改编版权■■■如今处于在剧本开发阶段。
2016年7月■■■《追逐太阳的男人》出售给新丽传媒■■■创短篇交易行业高价。
目前豆瓣已经售出15部以上的作品■■■其中有六部处于开发过程中■■■有望能够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。
“这是一个让我们比较满意的成绩了”。
戴钦告诉《三声》(微信公号ID:tosansheng)。
至此■■■豆瓣阅读构建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:做一个一端连接作者一端连接读者的文学创作平台■■■吸引或孵化作者在这平台上进行类型小说创作■■■让读者付费购买■■■同时对接影视市场■■■对其中优秀的作品进行进一步影视开发■■■豆瓣通过出售改编版权或参与投资实现收益。
目前■■■影视版权开发大概占豆瓣阅读收入40%■■■线上收入■■■包括原创作品付费阅读和电子书大概占收入40%■■■还有20%的其他收入(包括转授权❤纸书出版等等)。
豆瓣阅读就是要赚钱2011年获得5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■■■豆瓣通过广告❤提供电影在线选座❤付费版的豆瓣FM❤豆瓣东西❤豆瓣市集❤豆瓣一拍一和豆瓣音乐"音乐人作品全球数字发行计划”等举措寻求商业变现。
但外界看来■■■受困于用户对商业化并不认可❤兴趣社区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更不具竞争力❤横向开发过多产品线而失去了用力焦点等原因■■■豆瓣的商业化进程一直较为缓慢。
直到2017年3月■■■“豆瓣时间”上线5天销售额过百万■■■7天付费订阅用户过万■■■这个成绩似乎给了豆瓣通过内容付费打开其商业变现通道的信心。
2017年8月■■■豆瓣CEO阿北发出内部信■■■宣布豆瓣的商业化进入加速阶段。
他指出■■■豆瓣将目前公司架构划分为用户线和营收线。
用户线负责内外用户增长■■■营收线则以“豆瓣时间”为核心品牌和团队■■■负责实现营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