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”“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比其他产品高■■■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价格弹性比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高。
”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定价就是按菲利普·科特勒的这句话——“首先应当考虑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价格。
如果企业的产品有竞争者所没有的特色■■■那么就应该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■■■加到竞争者的价格上。
”说白了■■■和我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比■■■我的产品有优势■■■我就可以略贵■■■反之■■■我要略便宜。
如果不这么干■■■无论你玩什么价格把戏■■■都会有消费者来教育你“你们怎么这么贵■■■某某家才XX元”■■■销量下跌的数据也会告诉你。
这个规律适用于大部分竞争激烈的市场。
03推广第三步是推广。
一旦自己要掏钱搞推广■■■你会发现那些病毒营销■■■10万+爆文并不现实■■■500强互联网公司丢个几百万不眨眼■■■而你■■■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愿意浪费■■■最好投一些免费渠道■■■如果花钱■■■投一元钱最好能挣回 5 元。
公司小的时候■■■找准一个强力卖点■■■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。
比如一个人卖周华健门票。
周天王隐退多年■■■影响力大不如前■■■门票滞销■■■很容易就搞到了 3 折的进价。
他就在想:投什么渠道最可能把票卖掉?会听周华健的歌的人群■■■一定不年轻■■■至少是70后■■■80后■■■甚至60后■■■而且要有一定经济实力。
于是他选定 2 个渠道:高端楼盘的业主群和形象稳重的高端车车友会群■■■给群主一些红包做代价■■■搞个群福利活动■■■最终卖了100多张票■■■包括10张顶级VIP。
企业稍微大了■■■也千万别学4A公司那套“360度整合传播”■■■搞什么媒体全覆盖联动■■■听起来不明觉厉■■■实际上烧钱死得快。
很多企业发展初期就是靠单点突破■■■倾全力去吃透■■■报纸也好■■■电台也好■■■微博也好■■■公众号也好■■■单点做透■■■把ROI(投资回报率)做到最高。
到生存无忧了■■■才考虑投其他媒体去提升品牌知名度❤美誉度。
这个顺序一旦做反了就很可能导致崩盘。
你看■■■做一个小生意■■■光是想想就有很多门道■■■这还不包括做大后的供应链优化■■■品牌资产管理■■■客服管理■■■等等。
而且你会发现什么叫一环扣一环。
比如推广■■■你广告卖点不强卖不动货■■■你煽动吹牛过度■■■把顾客期望值抬太高■■■一堆投诉就到客服那了。
书本的理论或是概念并没有书里吹的那么神■■■光靠读书去创业是不靠谱的■■■你必须同时处理❤平衡多个环节。
只要做上半年时间的小生意老板■■■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改变:· 你身边的圈子以前都是打工者■■■慢慢转变为老板■■■尽管是小老板。
你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。
· 和人聊天时■■■对方抛出一个商业概念■■■饥饿营销也好■■■增长黑客也好■■■你能迅速准确的知道■■■它属于产品❤推广❤定价■■■渠道的哪个范畴■■■它会如何影响到成本❤销售和利润。
· 你去逛街时■■■你的思考维度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。
你看到一家奶茶店■■■你以前只会想他价格和口味如何■■■现在你会思考他的租金❤原料成本❤月流水和推广渠道。
·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■■■现在开始啃学术书。
以前让你激动不已的商业理念■■■现在看来漏洞百出。
你开始啃《营销管理》《经济学原理》这种大部头。
你开始抛开感情好恶来读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