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其实无外乎就是吃奶❤睡觉❤活动三项。
把每一项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。
两天以后■■■我把这些数据转到电脑里■■■甚至在Excel表格里作出了一张作息图。
作息图一出来■■■非常清晰地看到了女儿每天活动时间的规律。
正所谓知己知彼■■■百战百胜。
对孩子的作息有了一个统一认识以后■■■四个大人立刻联手制定了战略目标:1❤尽可能地延长夜间睡眠的长度;2❤把孩子晚上入睡的时间慢慢提前。
根据女儿当时的作息节律■■■我们把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为让女儿从十一点睡到五点。
在十点左右启动睡眠程序■■■睡前的那次奶尽量让孩子多吃一点。
当时我们发现女儿每次吃液体奶都能睡更长的时间。
于是我们就把液体奶专门留在睡前。
女儿吃饱了■■■睡眠时间自然就延长了。
等到第一期目标实现以后■■■我们逐渐把睡眠程序提前。
这就意味着■■■白天女儿的小睡和活动时间也需要随之慢慢地往前推。
每次女儿小睡的时候■■■提前几分钟叫醒她。
配合着睡眠的时间■■■我们调整了活动的强度和长度■■■让女儿的精力刚好在下一次预计入睡前用完。
在这个计划的指引下■■■女儿的作息被慢慢调整过来。
没有哭闹■■■三个多月的时候便实现了九点半入睡■■■而且一觉睡到天亮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不到两岁的儿子■■■每次一听到睡觉两个字■■■听到催眠曲■■■就会流露出恐慌的表情。
这说明他所经历的睡眠训练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睡觉已经成为了令他恐惧的事情。
按照宝宝作息节律来进行睡眠训练■■■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睡眠训练对孩子的情绪影响■■■真正让睡眠成为孩子的朋友。
她也会有睡不好觉的日子■■■但是大部分时候■■■她都是家里入眠最快■■■睡觉最沉的那个。
6. 移除影响孩子睡眠的障碍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■■■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消除所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睡眠的障碍。
比如说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?有没有可能出现肠绞痛?屋子是否太冷或者太热?空气湿度是否合适?宝宝的睡衣足够舒适吗?家里是否太吵闹?等等。
这些是大家比较多考虑到的一些问题。
除了这些之外■■■我们还需要注意小宝宝的情绪问题。
我儿子出生的时候睡眠特别好■■■稍微哄哄■■■放下就能自己睡。
可是月子里的一个上午■■■阿姨像平时一样把他放进了小床里■■■看着他安静熟睡。
这时候一岁半的女儿走过去■■■要弟弟离开小床。
这张小床是女儿曾经睡过的。
在女儿看来■■■就是她的。